走进安徽芜湖的德力西电气基地,就像闯进了工业版的“智慧乐园”:智能机械臂精准“拿捏”每一个电气组件;屋顶的光伏板阵列默默发力,把阳光变成生产线的“能量补给”;仓储区的入仓系统更是高效,商品一来就能自动“归位”,流转速度快得让人惊喜。这背后,是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这场“双向奔赴”的数智合作。而更让人关注的是,京东工业此前还发起了“中国工业品不虚标”行动,要带着整个工业品行业一起走“品质逆袭”的路子,让更多人能轻松买到实打实的好产品,也让坚守品质的企业能被更多人看见。
在芜湖基地的数字化车间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那套贯穿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管理系统”。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每一个环节都有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精准记录,就像给生产的全部过程装了个“全景监控”,全程透明可查。
除了智能化升级,这个基地还藏着“绿色小心思”。储能电站区域里,3.35兆瓦时的储能系统正通过智能微电网实现 “削峰填谷”,一年能发150万度电,相当于给工厂装了个“绿色充电宝”。而这只是双方绿色合作的一个缩影,双方联合打造的零碳工厂探厂溯源体系,不仅能实时监测生产能耗,还能通过京东工业的全球履约网络,让绿色产品快速送到全国各地的客户手中。“我们不只是卖货,而是提供从商品选型到履约、售后的全链路服务,结合线上平台与线下五金城,实现双向赋能。未来还将借助京东的全球仓网,助力德力西出海,同时在新品共创、场景化解决方案上探索更多可能,共同服务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王维如是说道。
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据悉,德力西电气的环保型空气开关单品在今年京东618销量同比涨80%,正在进行的京东11.11也继续保持快速地增长,慢慢的变多的客户开始为“绿色品质”买单。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工业的入仓模式让入仓商品数量同比增长4倍,紧急订单履约率直接冲到98%,解决了工业品采购 “时效慢、易错发”的老难题。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双方合作服务的大规模的公司数量同比增长61%,新客户占比达66%,覆盖能源、制造、地产等多个领域。
和德力西联手推进标准化的过程中,京东工业真切感受到了这种模式的价值,也由此有了拓展至更多工业品行业的想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京东工业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在泵业重镇浙江台州,当地有不少实力过硬的泵企,更不可思议的是上市公司,但优质企业的高品质的产品有时会被一些小作坊不规范的产品掩盖。京东工业主动联合当地有关部门,召集300家优质泵企打造专属标识,只要贴上这个标识,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承诺参数真实、品质可靠,让好产品一眼就能被看到。
要做好不虚标,“可追溯”是关键。京东工业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全链路溯源体系。比如产品从德力西电气的工厂产出,到进入京东仓库,再到送到用户手中,每一个环节的信息都能精准查询——哪个工厂生产、哪个批次、哪个物流车运输,甚至配送的小哥是谁,都一目了然。
“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德力西电气能瞬间追溯到对应的用户,用户有反馈,我们也能快速传递给企业,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郭晓博介绍道。这种模式不仅让品质更有保障,还实现了技术经验的双向流动。孙广青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传统渠道有信息断档,技术经验很难传递给用户,用户的反馈也没法及时用于产品迭代。现在通过京东平台,这种双向赋能变得特别容易,能让客户选到对自己最合适的产品,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
从德力西电气芜湖基地的数智协同,到覆盖全行业的不虚标行动,京东工业正在用实际行动改写中国工业品行业的发展逻辑。在这里,技术赋能让生产更高效,标准引领让品质更可靠,而多方协同的生态合作,则让“好产品被看见、好企业能成长”成为可能,更多实打实的好产品通过京东工业服务中国工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闫冬)